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致力于尖端装备的现代化与高新材料的产业化

科技创新潜藏的变现能力,你真的知道吗?这个会议内容值得收藏!

2024-09-01 字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产业全要素、全场景革命性突破的关键力量。为实现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纺机行业科技进步,2024年8月30日,“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大会”暨“第二十六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三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聚焦深层产业生态,汇聚多方资源,交流创新实践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探索产业升级新模式、新方向。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生产增势较为稳定,在供应链有序运行,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等因素的支撑下,上半年全国规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6%,利润增速同比增长21.1%,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回升。同时内需市场平稳增长,出口形势好于预期。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主要指标同比均有所改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在会议上提到。

据介绍,今年1~7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是超过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纺织产业链竞争力持续释放。另外,投资信心有所增强,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纺织、服装以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4.3%、14%和6.4%。

徐迎新也表示,未来行业发展所要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行业要加大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行业正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纺织机械行业作为纺织产业体系中稳定发展的基石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引擎,直接关系全局。

谈及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他表示,首先要把握住数字新机遇,强化创新引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深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新技术,推动纺织行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次,激发纺机企业活力,增强创新动力。企业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开发,扩大前瞻性研发投入,加强融合创新,进一步布局未来技术创新路线,抢占国际纺织装备技术制高点,构建国际供应链的话语权。另外,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完善创新生态。在纺机协会引导下,行业形成遵守知识产权法律要求的行动自觉,研究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评价企业社会信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再者重视人才培养,激活创新资源,构建以产业为支撑,企业为平台,院校为载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创新。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表示,在当前形势下,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去全球化特征显现,同时科技进步加速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使得纺织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和产业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大会锁定行业持续发展诉求,汇集加速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些资源,以期更好地引导、推动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他表示,纺织机械作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载体和支撑,希望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纺织变革的相互作用下,为纺织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多维探索发展路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如何从当前的终端需求、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大势中寻找装备技术发展的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围绕纤维材料发展推动纺纱、织造、染色及其装备进步三方面分享了纤维与纺织加工的技术进步对纺织装备提出的新要求。

围绕纤维材料发展与纺纱及其装备的进步,他着重分析了重聚纺、柔洁纺、嵌入纺、紧密纺、赛络纺、扭妥纺等纺纱工艺的关键技术,还分享了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等新型纤维的特点以及高端应用情况。

谈及纤维材料发展与织造及其装备技术的进步,他以喷水织机为例,详细讲解了机织曲面成型技术,高厚2.5D机织成型技术、高性能无机纤维针织技术等。

对于纤维材料发展推动染色及其装备技术进步,他介绍了乙醇无盐少水染色技术及装备,纱线在线染色技术及装备,并提出炫染染色新方法。徐卫林在发言中强调,装备技术创新一定要与材料、工艺创新结合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以泽从新质生产力概述、纺织装备现状与发展、纺织装备创新路径以及高端纺织装备中的新质生产力四个方面讲述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装备产业发展。

他表示,纺织装备是纺织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发言中,他分别对纺纱、织造、印染、化纤以及非织造布和鞋服等装备技术现状以及国内外优案例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纺织装备将持续向绿色环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差异化、高速超长超宽大容量等方向发展。装备制造商要与用户、系统供应商和科研机构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

就战略性新材料装备,他认为碳化硅纤维装备、氧化铝纤维制备装备、三维编织和机织装备等都值得大家关注。他指出,纺织装备创新需要从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着手,推动关键专用基础件创新,短流程、高效率创新,以及纺织专用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创纺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新突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纺织装备高质量发展。他还从面向纺织行业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到鞋服专用机器人系统和多机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纺纱智能工厂、复合材料数字孪生技术等方面的研发进展对高端纺织装备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入阐述。

以创新强核心竞争力

《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支撑保障,未来“十五五”期间,行业将进—步提高纺织机械与纺织品加工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纺织生产过程附加值和产品质量,扩大纺织装备应用领域。

会上,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对纺织机械相关的国家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对纺机科技创新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享。据介绍,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科技攻关项目共60项,其中50项进展顺利,2项已完成,进展缓慢8项,调整1项,新增3项;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共50项,其中49项在用企业示范应用效果良好,新增2项。

围绕纺织装备重点工程,侯曦分别对纺织绿色生产、纺织智能加工、高技术纺织品、纺机企业智造升级、纺织机械标准体系等方面重点工程进行了介绍。

包括纺织绿色生产装备重点工程方面的大容量莱赛尔纤维成套装备、涤纶机织物与针织物连续染色生产线、废旧聚酯纺织品化学法连续再生成套装备。纺织智能加工装备重点工程方面的高速喷气织机、籽棉异性纤维分拣机,还有基于make Twin的加弹机数字孪生运维管控系统开发,纱线生产关键工序质量在线检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染整生产关键工序质量在线检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等。高技术纺织品装备重点工程方面的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成套装备及产业化应用,满锭子变轨交联三维编织机、碳纤维织物大断面多空腔异型拉挤设备、高速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技术及装备,三维内环柱面编织机、中空板材特种织机、绒织物特种织机等。在纺机企业智造升级重点工程方面,他介绍了智能制造工厂分级建设包括基础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卓越级智能工厂、领航级智能工厂四个级别,并以20个智能工厂场景阐述了纺织机械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此外,纺织机械标准体系重点工程,也取得一定成果,将建成纺织行业首个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未来在该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侯曦表示,未来纺机行业在绿色化发展方面将主要围绕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成套装备、喷染印花一次成型成套设备,针织物长车连续染色生产线等绿色生产装备。在智能化方面,主要围绕长丝高速卷绕头、短流程纺纱装备等智能纺织装备,化纤检测装备、织物检测装备等纺织智能检测装备,以及纺织专用机器人等。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则将围绕三维编织装备和三维机织装备等工业织材装备进行拓展。

发挥平台价值促纺机器材高质发展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组织企业学习交流,引导企业学习标准、规范生产,积极创新,在促进纺织器材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秘书长李雪清总结了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的相关工作。首先,完善组织机构与委员服务工作。秘书处加强组织工作,完成委员增补,据了解,目前中国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共有149名委员,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其次深入行业研究与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关注行业动态,完成《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中期评估,着手“十五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的前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参与进出口关税调整并提供建议。

第三,持续加强学术交流。围绕制造技术等主题组织会议,推广新工艺和先进装备。组织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以及出国考察、展会参观及行业技术论坛等。

第四,广泛调研、搭建平台。吸纳高校学科带头人和行业专家,搭建与其他协会交流平台,每年调研企业,如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另外组织设计大赛与举荐人才,举办第三届“汇川杯”纺织智能设计大奖赛,奖励中青年科技人才并推荐各类奖项候选人。

据了解,未来,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行业技术进步和社会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围绕纺织机械“十四五”期间发展重点任务,针对纺织机械行业问题,重点开展交流合作、深入研究、新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及组织活动等工作,以推动行业发展。

北京众仁智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喜介绍了纺织数字化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据了解,平台将集结以数字孪生3D可视化为主要工作的智能制造系统研发队伍,以专业、务实、商务的模式支持“平台”运行,配合联横合纵的各团队,进行技术层面的深入合作,依托平台,为行业的数字化制造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高惠芳(右)为梅顺齐教授颁发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证书

融通资源 协同创新

为了实现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在纺机行业释放价值,主办方特邀了多所专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专家以及行业优秀企业代表进行信息分享。

第一排余联庆(左)、胡旭东(中)、李新荣(右)

第二排周其洪(左)、王俊玲(右)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余联庆分享了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成果进行汇报与交流。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旭东介绍了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纺织智能制造的实践;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机械设计系系主任李新荣介绍了纺织装备公共设计平台—纺织数字化制造公共服务子平台相关情况;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其洪分享了如何聚焦行业特色一体推进学院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相关信息。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俊玲分享了富怡“4436”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和思路。

以科技创新为引,以强行业发展内力为目标,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大会与第二十六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三次会议的联动举办,通过众多行业创新资源的集结,为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支撑。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武汉纺织大学科技馆、武汉纺织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